您現在的位置: 青島教育 > 中小學 > 

作業聯盟(小學)改革研討活動在新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小學召開

發布時間:2023-04-14 16:47:0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為深入落實新課標,貫徹全市義務教育教學工作會議精神,交流全市義務教育作業革命及作業改革聯盟工作經驗,4月11日上午,青島市義務教育數字化賦能新課標落地—作業聯盟(小學)改革研討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小學隆重召開。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梅智、小學數學教研員劉仍軒、小學語文教研員崔志鋼、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政府教育督導室總督學孫美青、青島市各區市小學作業改革聯盟負責教研員、小學作業改革聯盟校分管領導、骨干教師以及各區市小學骨干教師百余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活動。

首先,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政府教育督導室總督學孫美青致歡迎辭,她向與會的領導和老師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并希望在專家的指引下,與志同道合的學校一起齊聚深研、攜手前行。

上午,由來自青島西海岸新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小學的步魯靜老師和青島市嶗山區實驗學校的辛玉俊老師分別呈現了六下數學《雞兔同籠》和統編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漏》兩節課例。

《雞兔同籠》這節課基于學生學習起點,巧妙借助課前預學單和課中探究單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在建模的過程學會思考和推理,掌握猜測、驗證、假設等思想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得到有序提升,感受到了數學帶給他們的智慧和力量。

辛玉俊老師課堂上通過基礎知識過關,故事內容梳理,抓住動作和想法讀好故事,層層遞進的教學設計,整堂課通過一環接一環的“童趣故事會”課堂情境設計,讓學生在任務群中輕松有趣的完成一個個小任務。

青島市教科院小學教研員劉仍軒和崔志鋼老師分別針對兩節課例進行了點評,兩位老師對兩節課進行了充分肯定。借助兩節課例和兩位老師的精彩點評,為參會教師提供了借鑒和指引,激勵教師深化教材研究,融合課程標準,令與會教師受益匪淺。

青島西海岸新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小學書記、校長王連明在會上做了題為《聚焦素養立意創新作業實踐》為主題的經驗分享。分別從““四維”指向,敦促作業結構性變革”、““三單”聯動,助推課堂優質高效”和“3+工程,構建作業保障體系”這三個方面詳細介紹學校在作業管理與改進工作中的探索實踐,打造有溫度有梯度有效度的品質課堂,落實、落細減輕學生負擔。

青島海逸學校副校長陳文正做以《立足“海星”評價讓作業改革走向深入》為題的經驗交流與分享。青島海逸學校立足于學校實際,以落實減負增效為總目標,以作業改革為抓手,著眼于促進學生素養提升,抓住教學改革的一個點,潛心探索和研究,腳踏實地,積極努力探索一條“立足海星作業評價,實現減負增效”的多元化、動態化的評價體系。堅信:小作業,同樣能做出大文章!

青島升平路小學教導處主任胡曉梅以《作業革命構筑學校教育“新生態圈”》為題,從“溯源之下的目標定位”、“協同推進的實施路徑”、“作業助力良好教育生態”和“存在的問題與未來展望”四個方面做經驗交流分享。青島升平路小學以作業革命為杠桿,撬動學校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和家校共育多項工作,構筑多元一體、協同推進的學校教育“新生態圈”。

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梅智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從聚焦大單元作業設計和數字化賦能作業改革兩方面號召老師們做好研究,為教育減負增效,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拓展,是課堂教學效果的反饋,是學科知識和生活的鏈接點。在市區教科院引領下,聚焦學生全面發展,聚焦核心素養提升,科學巧妙的作業設計,類型豐富,精彩紛呈。會前教科院附屬實驗小學準備了豐富的作業材料展示,令與會老師們駐足連連,嘖嘖稱贊。

此次活動的開展,為各校搭建了交流探討優化作業設計和作業管理工作經驗的平臺,促進各學校之間的互學互鑒。

青島西海岸新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小學將以此次現場會為新的起點,揚鞭奮蹄,與時俱進,腳踏實地,仰望星空,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教育根本任務,尊重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我們將在市區教科院的引領下,堅持走作業改革輕負高質之路,播散一粒種子,遇見一路繁花,收獲滿園桃李。

(圖片來源:青島西海岸新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小學)

文章來源:中國網

相關閱讀

 
分享到:
 
中國網教育頻道熱線:010-88824982 商務合作:010-88824915 傳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電子郵箱:edu@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京ICP證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超碰人人爽97人人爱